中国首例非典病人:不要被关注隐姓埋名过日子

2013年02月27日09:37  南方新闻网
2003年5月,黄杏初回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检查身体,被媒体追访。 2003年5月,黄杏初回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检查身体,被媒体追访。

  “无论是谁,我都不想见……最大的心愿就是,做自己的小本生意、健健康康,永永远远不要再被提起。”

  2002年12月10日,广东河源人黄杏初因发烧住进当地医院,一周后病情加重,转送至广州军区总医院抢救。他后来成为全球首例非典报告病例。2003年7月2日,广东各大媒体在头版刊登了同一则新闻:最后3名非典患者走出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这标志着广东全省已无非典病例。根据官方统计,疫情发生以来,广东共报告非典病例1512例,死亡58例。

  足足10年了,非典仍在深刻地改变着他们的命运:迫不得已的隐姓埋名、美满家庭的支离破碎……对于非典康复者和死难者家属而言,非典从来都不是“过去式”的概念。

  10年后,没有多少人能再找到“中国首例报告SA R S病人”黄杏初。尽管后来证实,在佛山有人比他更早得病,但“黄杏初”三个字,给人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,以至于难以忘怀。

  10年来,为了让人“淡忘”,他再没踏足过广州,换了手机号码,还改了名字。

  黄杏初最后一次进入公众视野,是2003年5月23日。那天,全城媒体一早就到广州军区总医院守候。面对记者,已经走出生死线的他澄清,并无刻意失踪。他回来是想感谢曾经救治过他的医护人员,同时进行身体复查,如果正常的话,希望捐献血清。

  第二天,报纸上刊登了一张他接受采访时的照片:圆而黝黑的面容,笑得有些僵硬。黄杏初当时就向媒体透露,康复出院后的3个多月里,遭受了人生中从不曾有过的艰辛与委屈:昔日的深圳大厨,已经失去原本的工作,不时有陌生人找到他家询问情况,使全家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
  那天,他留给公众的话是,“我现在各方面都很正常,我也一直以为自己是正常的,然而是社会上的传言让我觉得自己像个病人……现在的最大心愿就是这些事早些过去,再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,赚钱养家”。

  之后,人们再没有从媒体上,获得什么关于黄杏初的新消息。

  “再次被关注,我的人生就毁了”

  2013年1月7日下午3时,广东省内某个县级市中,黄杏初驾车回到自己借钱筹建起来的酒楼门前。他刚刚在外结束一场婚礼的餐宴。

  见到记者,黄杏初没有诧异,也不明确拒绝采访,却处处显得警惕。10分钟的面对面交流中,黄杏初多次强调,不许拍照、不可以透露他的地址。他说,“再次被关注,可能又会引来更多记者,到时没有生意做,我的人生就毁了”。

  黄杏初坦承,自2003年康复后,他便离开广州,再没有回去过。对于当时有媒体称他为“非典第一人”,甚至说他是“毒源”,“放倒”多名医护人员,他心中依然有许多问号。

  黄杏初始终觉得,患病期间身边的乡亲、姐妹、家中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未被传染,非典的形成和扩散,不一定与他有关。“如果说(非典)源起野味,宰不是我宰,焖不是我焖,吃不是我吃,我只炒菜,不关我事,但讲不清楚。”

  事隔10年,如今的黄杏初已不想再去深究。下午4时,他又出发为下一场乡村婚宴做准备。本约定当晚9时,在酒楼与记者再次见面,然而,即使记者提前半小时赶到,黄杏初也已经驱车前往深圳采购海鲜。“太忙了,我们电话聊,你随时打电话给我吧。”

  康复后没有酒楼愿意请他做厨师

  黄杏初经营的这家酒楼高两层,开业还不足1年。酒楼的招牌菜,依然是他最拿手的“客家三杯鸭”。

  从2008年起便与黄杏初一起工作的李先生表示,从上午11时到晚上8时是酒楼最忙碌的时候,黄杏初习惯事事亲力亲为,一周还要到深圳两次,照看一下几个由他承包的厨房。

  有车,有员工,有自己的生意,生活还好。只是很少人知道,黄杏初曾经挨过的一段艰辛。2003年康复后,根本没有酒楼愿意请他做厨师。

  “那种辛苦,你们难以想象。20 0 3-2004年,我的儿子读书,欠200元就是欠200元,到处都借不到,最终读不成书。”黄杏初说,康复后,妻子陪着他每天骑一架破旧单车,从紫金县骑车到河源市区卖菜,每天十几二十元的收入养活全家,足足“挨”了3年。

  他回忆,曾经试过找工作,但酒楼一听到“黄杏初”这个名字,马上就联想到“非典”,“那个时候,连亲戚朋友都不要我了。哪个老板会要我?”

  2006年,黄杏初改了名字。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在深圳开酒楼的老板,老板也知道他的“过去”,但愿意给他一次机会。

  当初,黄杏初向老板推荐自己时承诺:试用三个月,做不到,就离开。结果从大厨到承包厨房,黄杏初一直为这位老板工作6年,从1间店做到有7间分店。

  他选择隐姓埋名过日子

  今天,人们对非典不再是闻者色变。镇上,不少人都知道这家酒楼的老板曾经患过非典。但一名公务员称,该店的味道、价钱、环境都不错,大家并没有因为害怕非典而拒绝来消费。

  尽管如此,黄杏初还是选择隐姓埋名过日子。当年,周围的人对于非典的害怕,他们一家至今还记得。“我这条路很辛苦,挨了三年,亲戚朋友好像……那种感受讲不清楚。”欲言又止,如今,黄杏初虽然不拒绝采访,但对于过去刻意轻描淡写。

  10年来,寻找过他的媒体一拨接一拨。黄杏初说,“被别人找到我,我就不开心,无论是谁,我都不想见……最大的心愿就是,做自己的小本生意、健健康康,永永远远不要再被提起。”他向记者递出的名片上,已经印了另一个名字。而其在酒楼的营业执照上,法人代表一栏填的,又是另外一个名字。

  1月8日下午,记者再次来到酒楼。这一天,黄杏初两个号码都没有接通,他的妻子向记者表示,黄杏初不在。不过此时,他的私家车已停在酒楼门外,他在前一天穿着的外套,正放在一楼的椅背上。

 

分享到: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中铁隧道逾百名员工打砸抢烧云南村庄
  • 体育欧联-切尔西绝杀惊险晋级 国米总分5-0
  • 娱乐郭晶晶素颜护肚显孕味 霍启刚护航(图)
  • 财经酒鬼酒塑化剂余波未平获省长质量奖遭疑
  • 科技谷歌发布高端触屏笔记本拟与苹果竞争
  • 博客北电艺考明星脸(图) 台湾看病经历(图)
  • 读书揭秘:民国被搅乱的春节吃不上汤圆
  • 教育吐槽90后女生恋爱起步价 你拖后腿了吗?
  • 育儿手掌大早产儿挑战极限已存活11天(图)